站内搜索 |
----记民革六安市委赴重庆开展“重温党史,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外出考察活动
金秋十月(10月27—29日),民革六安市党员一行60余人,在副主委赵丰才、张德全的带领下,赴重庆开展“重温党史、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考察学习活动,先后参观了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特园、渣滓洞等红色革命景点,党员们在一起度过了一次特殊的组织生活。
特园始建于1931年,因园主名鲜英,字特生,故名其宅为特园。这幢青灰色的三层小楼,在喧嚣的都市中显得宁静而安详。走进小楼,一切简单而古朴,各类照片、文物满陈壁柜,散发出历史的缕缕陈香。抗战时期,重庆的知名人士、社会贤达,皆以特园为民主运动的大本营,在此频繁聚会,不少人还寄宿此园。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共南方局领导及董必武等人,都是特园的常客。“重庆谈判”期间, 毛泽东曾“三顾特园”,与张澜、沈钧儒、鲜英等著名民主人士共商国事,留下佳话……上世纪40年代后期,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慨然书赠“民主之家”匾额,一时在海内外传为美谈
特园内分别陈列着八个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发展历史展览。在民革展区,陈列着很多珍贵的照片和历史文物,翔实而生动地反映了民革发展的历史。从“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民联)和“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民促)先后宣告成立,到1948年1月1日,民革在香港宣告成立。1948年5月,民革响应中共“五一”号召,积极参加新中国的筹建工作等等……历史的沿革反映了民革和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风雨同舟的优良传统,以及民革在为中国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所作出的重要贡献。民革六安市委的党员同志们认真聆听讲解员关于民革的历史、历任领导人的情况介绍,细心观看各种历史图片、文物资料等展品,全方位地了解了民革的成立和发展的光辉历程,以及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的光荣历史,值得一提的是当党员们看到从六安走出的民革先辈、老一辈革命家朱蕴山先生的生平事迹时,倍感光荣而亲切!大家深受教育,纷纷表示要珍视历史、仰慕先贤,自觉传承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政治信念、优良传统和高尚风范。
走出特园,党员同志们又参观了渣滓洞景区,深刻地了解了革命英烈在狱中所受的酷刑和对敌不屈斗争的感人事迹,学习到了革命烈士大无畏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坚定的革命信念。先烈们坚定的信仰、爱国的激情都激励着在场的每一位人。
重庆,这座在中国近代史上意义非凡的地方,承载着太多历史的沧桑巨变,而如今当我们再次站在历史发生的地点,重温历史,一件件凝结着革命艰辛的文物,一幅幅记载着历史变迁的画面,带给我们的是真实而深刻的心灵感受。回顾历史是为了创造更好的未来,党员同志们深刻领会到了在新的历史时期,作为一名民主党派人士,深感使命重大,要把对革命前辈的敬仰之情,把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之情化为前进的动力、工作的热情,更加坚定信念,团结合作,共创未来!(王静)
参加考察党员在特园前合影
进入特园参观民革展馆
|
|
|
|
|
版权所有: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六安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金蜘蛛网络
联系电话:0564-3933668 邮 箱:lamg3378#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 皖ICP备180211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