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
1948年7月,刘邓大军胜利到达大别山麓
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在历史的潮流中才能屹立不倒、挺立潮头。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生成了一系列包含红色文化与红色基因的革命精神,这些催人奋进的精神汇聚成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大别山精神是以“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大别山军民艰苦奋斗的光辉写照。
生发逻辑
地理文化逻辑。大别山作为长江与淮河的分水岭,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它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东瞰南京,西扼武汉,余脉向西连接秦岭与伏牛山,向东南与皖南山脉隔长江相望,盘踞江淮间,延绵数千里,繁茂起伏的山川、巍峨崎岖的崖壁,形成了险要的地势。大别山地区的峡谷支流众多,山川地势与平原地区互相依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带领人民群众开展游击斗争提供了地理优势。大别山区山地垂直土地资源丰富,旱地、水田、丘陵等可以满足多种生产需求。其特色农产品较多,是我国丝麻、蚕茧、优质名茶的重要产区。另有多种丰富的水产与矿产资源,为革命根据地建设的发展提供了长久的物质支持。
大别山身处荆楚文化、吴越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界处,具有深厚独特的历史底蕴。在大别山周边地区,有许多重要的历史文化遗迹,如黄帝陵、伏羲庙、岳阳楼等,这些遗迹都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精髓与历史发展的缩影,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别山地处古代楚国,荆楚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受荆楚文化的影响,精忠报国、尚武卫国的精神早已深于人心。荆楚大地钟灵毓秀、人才荟萃,藏龙卧虎之地孕育了无数英雄豪杰,如贤能令尹孙叔敖、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郑成功等。因长期受到地理环境与人文气息的熏陶,大别山地区民风淳实、质朴敦厚,为大别山精神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适宜的文化基因。大别山地区盛产农副产品,因而产生了大量的采茶歌、山歌、灯歌、车水歌、薅秧歌、插秧歌等民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当地民众将革命实践与历史资源结合起来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红歌文化,如闻名全国的红色民歌《八月桂花遍地开》即产生于此,这为更好地宣传革命思想、鼓舞革命士气提供了文化支撑。
思想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是大别山精神的思想基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之际,陈潭秋、恽代英、董必武等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就在大别山地区举起了马克思主义旗帜。
1919年,董必武在上海认识李汉俊后,开始信仰马克思主义,他说:“社会上有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日本的合作运动等,各种主义在头脑里打仗。李汉俊来了,把头绪理出来了,说要搞俄国的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爆发后,董必武和陈潭秋回到武汉,开始创建早期共产主义小组,传播马克思主义。董必武在武汉创立了武汉中学,他用革命的方式进行教学,不断推进教学改革。独特的教学方式吸引了来自湖北黄安、麻城、黄冈、咸宁以及河南的新县等周边地区的青年知识分子与工农子弟前来求学。在董必武等人的启迪下,戴季陶、曹学楷、郑位三等一批又一批的进步学生前去武汉、北京寻求革命知识,并将新思潮、新文化传播回自己的家乡。在当时,研究、介绍、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大别山地区的一股潮流。董必武把“朴诚刚毅”四个大字作为武汉中学的校训,强调要在革命的过程中坚持朴素、忠诚、刚强、勇毅,这是大别山精神的形成与发展思想源泉。
理论以实践为基础,又是实践的先导。鄂豫皖地区的先进知识分子还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的革命运动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传播马克思主义,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在安徽,陈独秀创办《安徽俗话报》以抨击封建伦理道德,提倡文学革命。高语罕、朱蕴山共同创办《安徽通俗报》,呼吁自由与革命。在皖西,青年学生薛卓汉领导芜湖工人为争取工资利益举行了大罢工并取得了胜利,极大地鼓舞了无产阶级群众的士气和斗志。在豫南,青年学子尚伯华在家乡成立了“罗山青年学社”,密切联系农民群众,支持农民暴动,保护农民利益。在河南光山,周莲溪、周莲舟、周莲舫三姐妹带领光山女子小学堂的师生上街游行,高呼反帝、反封建口号。五四运动后,鄂豫皖地区掀起了由青年知识分子发起的各阶层所广泛参与的民主革命运动,在马克思主义与革命运动的结合过程中,大别山精神逐渐孕育而生。
历史演进逻辑。从大别山地区建党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大别山地区实现了28年红旗不倒,中国共产党领导鄂豫皖地区的民众在革命斗争中锻造出了大别山精神这一内涵丰富的精神体系。1927年8月,汉口特别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当年11月,中共黄麻特委领导发动了黄麻起义,占领了黄安县城并组建了农民政府和工农革命军鄂东军。1929年5月,豫南商城起义取得胜利。1929年11月,皖西的六安、霍山两县分别以独山与西镇作为重点暴动。黄麻、商城、六霍三次起义开辟了鄂豫边、豫东南、皖西三片革命根据地。1930年2月,中共中央正式成立了鄂豫皖边区特委并将红十一军改编成红一军,建立了鄂豫皖边区苏维埃政府,至此我国长江以南的第一片革命根据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了。1931年,红四方面军在黄安县(今红安县)成立。徐向前担任总指挥,陈昌浩担任政治委员。1932年,红四方面军撤出鄂豫皖根据地。在极为困难的时期,鄂豫皖边区组建了红二十八军继续坚持与国民党反动派的激烈斗争。红二十八军转战大别山3省40余县,粉碎了敌人的“清剿”,为主力红军的转移提供了战略支撑,使红旗始终飘扬在大别山区。
抗日战争时期,鄂豫边区贯彻统一战线政策,创建了豫鄂边抗日根据地,在湖北与河南两地举办了各种抗日救亡团体与抗日培训班,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民族救亡运动。皖南事变发生后,面对国民党反动派对根据地的“清剿”,边区军民坚持斗争,不断扩大敌后抗日根据地,粉碎了日军和国民党反动派消灭新四军的企图,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持的基础,也使得大别山精神臻于成熟。1946年,全面内战开始后,留守大别山的党组织和武装力量坚持开展游击战,从侧面配合解放军在其他地区的作战。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在随后的400多个日日夜夜的艰苦奋战中,大军给予了敌人沉重的打击,培育了一大批信仰坚定的革命干部,开辟了几十块革命根据地,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的中原防御体系,使得大别山全境获得了解放。党在这一时期率领军民进行的斗争与恢复生产运动极大地促进了大别山精神的丰富与发展。
价值意蕴
为新时代弘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提供精神引领。在国家、民族和人民处于危难之际,斗争精神的感召力迸发出新的活力并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与战斗力。从1921年到1949年的28年里,在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以及边区的抗日武装带领下,总计有200万人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对国民党反动派与侵华日军的革命斗争中。大别山军民在长达28年的革命战争中始终前仆后继、不胜不休、信念坚定、坚持斗争,他们用一颗颗对党忠诚的初心使得星星之火逐渐汇聚成点燃全国的浩瀚江河,铸造了大别山地区28年红旗不倒、薪火相传的伟大奇迹。当今,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我们面临的风险与挑战远比想象的更加严峻。面临新的风险与挑战,重温大别山革命史、高扬大别山精神旗帜,弘扬大别山精神所体现的英勇无畏、前仆后继、勇当前锋、不胜不休的思想品质,有助于激励全党在进行伟大斗争中,不怕苦难、不惧风险、迎难而上,确保我们能打赢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为新时代坚定革命初心、牢记历史使命提供精神引领。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与使命,担负起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鄂豫皖地区虽地处资源丰富之地,但在旧社会三座大山的压迫下人民仍过着苦不堪言的生活。在28年的血雨腥风中,党始终紧密联系与依靠群众,开展土地革命,为农民争取利益。面对反革命势力与日军对农民运动的镇压,党始终与人民站在一起,严守政治纪律,帮助边区人民进行生产劳动,并以现金、粮食等各种优待措施支援军属。大别山党组织在28年的革命斗争中始终坚持拥军爱民、同甘共苦的初心,让一颗颗民众的赤诚之心汇聚成了党一往无前、勇毅前行的磅礴力量,为大别山地区红旗不倒奠定了民意基础与民心保障。新时代的十年,中国共产党不断带领人民群众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在新时代,弘扬大别山精神将进一步提升党的建设这一新的伟大工程的高度,确保党在风云变幻的国内外局势中不迷失方向,克服前进路上的挑战与困难,站稳人民立场,纯洁党员队伍,为实现共同富裕这千百年来人民群众翘首以盼的理想目标而不懈奋斗。
为新时代坚定理想信念、实现民族复兴提供精神引领。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共产主义作为了自己的最高纲领,并在历次代表大会中紧紧围绕着中国具体的国情提出了不同时期党的奋斗纲领。坚守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与精神支柱。大别山革命的播火者董必武在《九十初度》中写道:“遵从马列无不胜,深信前途会伐柯。”在28年的革命历程中,饱经红色文化洗礼的大别山军民始终保持着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在关键与紧要关头舍小家、为大家,以信仰之力激昂前进伟力,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伟大胜利。大别山地区的28年光辉历程充分说明了理想信念是战争年代最稀缺的“物资”,也是和平年代赓续奋斗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大别山地区走出的开国将帅,无一不闪烁着熠熠生辉的理想信念光芒,指引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前赴后继,为探寻救国救民、繁荣富强的真理而不懈奋斗。
(作者李翔系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建研究所所长;王荣辉系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本文为华中科技大学文科双一流建设项目研究成果。)
|
|
|
|
|
版权所有: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六安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金蜘蛛网络
联系电话:0564-3933668 邮 箱:lamg3378#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 皖ICP备180211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