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123星期四
站内搜索
详细信息
您现在所在位置: >> 信息正文
朱蕴山纪念馆运行情况简介
2014/2/13 作者:管理员 浏览:2678 次

朱蕴山纪念馆是民革中央挂牌的第六个民革党史教育基地。自2013年7月18日正式开馆并免费向社会开放以来,先后接待参观人员已逾2万人次,特别自9月份进入旅游旺季后,日均参观人数达120人以上,单日最大接待量482人。各级政府部门的中共基层党组织把朱蕴山纪念馆作为党员学习教育的重要平台,其它民主党派组织也把纪念馆作为进行民主党派史、多党合作史以及爱国统一战线史教育的课堂,此外还有超过一百余人的华裔、华侨和台胞来纪念馆参观。上述成绩对于一个运行刚过半年,且位置偏僻的纪念馆来说着实不易,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朱蕴山先生的影响力之大。

从参观人员地域分布来看,既有来自纪念馆所在的金安区周边各县参观人员,也有省内其它地市参观人员(其中以合肥市居多),还有来自河南、浙江、江苏、上海等省的参观人员;既有散客,也有团队;从团队参观的构成看,既有包括民革在内的民主党派,也有政府部门,还有旅行团队;从参观目的看,来自周边各县区的零散参观人员以缅怀瞻仰家乡伟人为主要目的,民主党派和政府部门的以学习和接受教育为主要目的,旅行团队以参观历史人文景观和感受田园风光为主要目的。较好的达成了民革中央在“朱蕴山生平事迹研讨会及民革前辈纪念场馆联谊会第二次年会”上提出的“为当地民革组织乃至全国民革组织、社会各界提供一个学习、宣传民革前辈朱蕴山生平事迹、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很好平台”这一目标,大大增强了朱蕴山先生家乡人民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并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做出了贡献。

自开馆并运行以来,坚持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规范开馆时间,免费开放。除平时正常开放以外,在节假日坚持开放并适度延长开放时间,为更多人参观学习提供方便;尽管维护运行需要支付人员工资、电力费用、易耗品等各项支出,月平均需近4000元,但始终对包括旅行团队在内的所有人员实行免费参观。

二是加强日常管理,做好维护和保护工作。坚持做好馆内外的保洁,为参观人员提供整洁舒适的参观环境;做好多媒体设备、给排水、供电设施的日常维护,确保正常运行;由于纪念馆地处偏远,为保证基础设施及藏品安全,夜间安排专人值守。运行半年来,广场铜像、纪念馆墙壁、地面整洁,珍贵历史文物和陈列品安然无恙。

三是组织开展朱蕴山研究,丰富内涵。民革六安市委会结合已经启动的《六安民革志》编纂工作,调动党员积极参与研究,并广泛联系对朱蕴山先生生平有所了解的各界人士,以进一步深入研究并不断提高水平,为纪念馆增加新的内涵,也为民革党史研究提供新的素材。

四是加强宣传,扩大场馆影响。在市委会的宣传和引导下,朱蕴山纪念馆接待参观的人员来源更加广泛,已经被一些旅行社作为六安老区重要的历史和人文景观纳入旅游线路,馆前广场也被送文化下乡的演艺团体作为舞台,纪念馆被更多的人所知晓,并起着积极的影响。市委会正积极争取将纪念馆列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五是做好规划,推动场馆建设发展。市委会与所在纪念馆地的区、镇两级政府积极沟通,征收纪念馆周边山地,近期将根据纪念馆建筑特色进行绿化和美化,远期为纪念馆扩建预留空间。并积极谋划将纪念馆、双蟾寺、纪念塔更有机的结合起来,相互联系、相互补充。

下一步需要做的几项重点工作:

一,升级基础设施。首先是场馆的日常维护保养如下水道的日常疏通等;其次是由于参观人数激增,原来水井取水已经不能满足洗手间用水需求,现有卫生间在旅游团队参观时也显得过小。第三目前采用参观者手工登记的方式比较耗时,也有部分文化程度较低的周边县、乡参观者不愿意登记,实际参观人数未能真实统计,需升级登记方式。做好这一工作的重点是聚群力多方解决资金问题。

二,提高管理水平。现驻馆的日常管理人员仅有一名,由于纪念馆没有编制,管理人员为临聘人员,主要工作是看护,也没有固定讲解员。重点或大型团队参观时,由镇政府的一名中学老师兼职讲解,不能完全满足参观人员的需求。解决这一问题重点要明确权属关系和建立管理体制。

三,提高研究水平。作为朱蕴山先生的家乡人,深入开展研究责无旁贷。但由于先生早年离开家乡,大部分革命和工作生涯均在外地,研究工作需要各地从事辛亥革命研究、民革党史研究的多方专家学者的支持和帮助,实现研究成果的共享。建议民革中央在全国范围内约稿和继续开展征文活动,地方民革组织也继续发掘研究潜力,相互支撑扩大研究成果。

朱蕴山纪念馆是在民革中央、民革安徽省委会的亲切关怀下,在中共六安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建成的,凝聚着众多人的心血,承载着众多人的期望,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建设好、发展好、利用好!

 
 

版权所有: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六安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金蜘蛛网络

联系电话:0564-3933668 邮 箱:lamg3378#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 皖ICP备180211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