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内忧外患,苦难深重。外部,帝国主义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内部,清王朝已是日薄西山,人民赋税沉重,百姓苦不堪言。无数仁人志士都在苦苦寻觅和探索救国救民之路。杰出的政治活动家、革命家、民主斗士、民革创始人之一朱蕴山就是这支队伍中的一员。
朱蕴山先后参加光复会、同盟会、国民党,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创建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中华民族革命同盟、中国民主同盟、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简称“民联”)、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朱蕴山始终怀着对祖国、对民族的一片赤诚丹心,为民族解放和国家建设殚精竭虑。朱蕴山为实现振兴中华,曾四度办学,以期启迪民智、倡导民主与科学、传播马克思主义、团结民主力量。
启迪民智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东河口镇嵩嶚崖,是朱蕴山第一次办学的地方。早在1906年,朱蕴山即与刘希平、王肖山、朱检之、朱笃之、方魁、朱石安等进步青年一起,为启迪民智,就清王朝腐败、割地赔款,以及反对缠足、反对包办婚姻等话题,在毛坦厂筹组“讲学会”“天足会”。
1913年,朱蕴山因母病故由安庆返里料理后事,又因父突发软脚病边“守孝”边服侍父亲。朱蕴山认为当下必须重视思想启蒙和文化教育,意向在家乡办一所新学,以启迪民智,宣传教育救国,遂与其父、其弟商量,校址就用嵩嶚岩寺(朱家佛堂,现名双蟾寺)。迅即组织人手腾出地方办起新学,名曰“嵩嶚小学”,招收大批工农子弟学习新文化、新科学。关于朱氏家佛堂变更为嵩嶚学校之事,朱蕴山是这样记载的:“嵩嶚崖距县城九十华里,崖中石洞可容千人……元代末年,有朱小一者从徽州篁村携家一支,避乱渡江北上,定居于嵩嶚崖附近,历明、清两代聚族而处,约七百余年,丁口甚多,并无显贵。朱氏先人集资于崖上建一寺院,供养佛像,谓之‘家佛堂’。昔人过此,题名此崖‘江南第一崖’。寺内有三尊贴金佛像,艺术上较有价值,是明代遗产,尚属完整。其他如两廊之十八罗汉,以及廊下韦陀菩萨、入门四大天王、弥勒佛,都是清代同、光年间续修,多已破坏不堪。在建校时,除三尊贴金佛像作为艺术保存外,其他一齐拆除,变为学校教室。”
嵩嶚学校于农历八月十五日开学上课,朱蕴山自任校长(离家时由其弟衡山暂代),聘当地宿儒陈炳生、刘海鹏任学校董事,刘兼任国文教员,朱瑾怀为教员(后为校长),学校落成后,朱蕴山兴奋地写下《嵩嶚学校落成纪念》七绝三首,其一曰:
佛堂变作读书堂,跻跻跄跄乐未央。
断臂残肢俱已倒,乡人莫怪老夫狂。
当时在偏僻的大别山区办学堂,是开天辟地头一回,加之校址又由寺庙改建,一时间轰动四乡,也吸引了许多有胆识的青年学子。嵩嶚学校创办后,“遗惠地方,其功甚伟”。朱蕴山的外甥宋伟年,曾参加中国代表团赴莫斯科出席远东革命组织代表大会,后留学日本,抗日战争期间主要从事教育工作。他在《自传》中写道:“1913年到1914年跟我舅父念二年级于嵩嶚学校,受益匪浅”。
提倡民主与科学
1916年4月,朱蕴山在安庆因密谋发动反袁起义被捕入狱,直到袁世凯暴毙方得出狱。朱蕴山在斗争中认识到中国要想转弱为强,“局部改良,搔不着痒处。于国无补,于民无益。要振兴中华,必须推广教育,培养革命人才,就必须提倡科学与民主,提高国民觉悟,积蓄力量,根除帝制,要提高国民觉悟,必须首先从青年教育入手。”
是年冬,朱蕴山因同乡刘希平之邀,秘密到达芜湖赭山安徽省立第五中学(原安徽公学,1913年至1914年改为安徽省立第二甲种农业学校,以下简称“二农”,当时社会仍习惯称五中),会见了时任修身课教员的刘希平、时任国文教员的高语罕等人,征得时任五中校长潘仰山同意留校,潘仰山提议让朱蕴山任学监,朱蕴山辞而未就,改提卢伯荪任之。朱蕴山认为,当前不只是安徽,就是全国,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还会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必须以学校为阵地,通过向青年普及科学知识,提倡新文化,介绍新思想,提高青年觉悟,开阔青年眼界,增强青年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为革命积蓄力量。
朱蕴山与刘希平、李光炯、高语罕等议定建立芜湖公立职业学校,由朱蕴山担任驻校董事,主持校务,开始积极筹备。听说朱蕴山要创办芜湖公立职业学校,霍守华(芜湖顺泰成米号老板,繁昌裕繁铁矿公司董事长)慷慨捐资数万元。学校分机械、木工、纺织三科,招收工农子弟,实行半工半读。
在筹建芜湖公立职业学校的同时,朱蕴山还协同李光炯、卢仲农等创办了芜湖公立学校。芜湖公立学校与刘希平、高语罕创立的商业学校、工读学校、平民夜校一样,招收的都是清寒子弟、工人学徒。朱蕴山等人一方面向这些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教给他们一些基本常识,帮助学生获得自立的本领,另一方面通过师生亲密接触,加强沟通,学校民主空气很浓厚,使学生树立革命理想,为全省播下了革命种子。1922年,“二农”成立全省第一个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小组,随后职业学校也成立了团小组。
职业学校在五四运动时期,与五中(“二农”)、商业学校、工读学校、平民夜校一道推动了安徽民主运动的发展。朱蕴山、李光炯、刘希平、卢仲农、王肖山、王坦甫等策划、指挥,安徽所发生的“六二”学潮、废督裁军、反对三届省议会、驱逐李兆珍、反对倪嗣冲等运动,学校积极响应,形成了轰轰烈烈的民主运动,也为中国革命培育了如李克农、许继慎等一大批革命者。
传播马克思主义
1917年冬,朱蕴山和刘希平从芜湖到安庆,会见法专校长光明甫等人,共商在六安创办安徽省立第三甲种农业学校(以下简称“三农”)之事,以此为阵地开展新文化运动。经策划,1918年9月,朱蕴山回到六安,并赴六区金家寨,请皖西教育界进步人士桂月峰共同筹建“三农”,学校于1917年冬筹建就绪,邀请策划安庆讨袁起义被通缉在家的沈子修出任校长,桂月峰任学监(训育主任),朱蕴山任文牍(兼修身)。经安徽省教育厅批准,“三农”于1919年7月正式招生,首批招收两个班80人,学生主要来自皖西地区和邻近的湖北、河南两省。学校最初开设农学、森林学两科,准备逐步向多学科发展。学制为四年,其中包括预科一年、本科三年。学校聘请进步知识分子钱杏邨任国文教员,晏从白任数学教员,苏章之任英文教员,沈子臣任体育教员,李晴峰任事务主任兼教员。
在治学上,废除一切封建的陈规陋习,成立学生会,参与决定学校大事,实行师生平等,校长、教员以身作则,不用雇员,外出不坐轿子,自背行李,与学生同桌共餐,一起过俭朴的生活。在教学上,取消尊孔读经,侧重于新思想的传授;不学文言文,教以白话文。在课外活动上,禁止豪门子弟的不轨言行。1920年,朱蕴山等在“三农”组建“中国革命小组”,朱蕴山和学生联合会主席翟启善、学生会宣传部部长黄人祥组建“中国革命小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是安徽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组织,开办平民学校,开始学习、研究进步书刊,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从事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反帝反封建活动。
学校开学后,来自皖西和豫鄂边的“三农”学生,在新文化的学习和反帝反封建斗争中,逐步觉醒,涌现出一批优秀分子,其中不少同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了皖西工农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据不完全的统计,“三农”师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共产主义事业英勇献身的就有数十人之多。翟其善、黄人祥、桂伯炎、刘淠西、吴干才、余朝铎、吴岱新、鲁味生、王逸常、戴汝成、王绍周、陈绍禹等学生成为皖西新文化运动的骨干。“三农”以“质、实、勇、毅”为校训,激励青年学生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三农”师生是点燃大别山革命烽火的重要力量,是大别山精神的重要孕育之地。
积聚力量
1937年9月,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1943年初,在渝的国民党爱国民主人士谭平山、陈铭枢、杨杰、朱蕴山、王昆仑等打算组织一个经常性的时事座谈会,在中共南方局周恩来、董必武等的支持下,他们把关心时政的国民党民主分子联系起来,沟通思想,朱蕴山具体负责组织筹备工作。当时他们商定座谈会只谈国际国内时事,每次拟定一个主要议题,参加人员以第一次参加座谈会的人作为基本成员,以后由基本成员带人参加。其对象以国民党上层人士为主,也可邀请教育界、工商界上层人士,但不能让国民党顽固派、特务及出卖朋友的人混入。当时座谈会的地点是以个人名义,借用可靠的公司、银行、商号以及一些条件较好的私宅进行,一般每月一两次。成立春霖中学就是其中的一次座谈会议议题。
春霖中学的“春霖”二字与爱国文艺界人士、著名教育家胡春霖有关。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胡春霖被选为北京大学沪案后援会委员、北京各校教职员沪案后援会执行委员,1930年任北平大学农学院院长。1932年3月出席国民政府在洛阳召开的“国难会议”,在会上胡春霖提出“共赴国难”十条建议,主张全国团结,共同抗日,被蒋介石撤销一切职务。七七事变后,积极参与李济深、朱蕴山组织的团结抗日活动。1941年3月16日病逝于重庆。胡春霖从教育着手,培育人才,毕生追求真理,为人光明磊落,政绩卓越。为缅怀胡春霖的功绩与风范,1944年3月,李济深、朱蕴山约胡春霖生前好友、志士同仁,发起筹建春霖中学以资纪念,并组织募捐集资。
募捐得到预期效果后,经讨论决定成立了春霖中学董事会,由李济深担任校董会董事长,柯璜、胡士夔、朱蕴山等担任(执行)董事,并决定由胡士夔、校长胡士善具体负责筹建事宜。经多方努力,校址选在四川省铜梁县安居镇谦溪祠。经当地热心教育事业的乡绅大力赞助,终于1944 年暑期按时招生,学校开学后,李济深亲临指导,赞扬学校“工业救国,前途光明”,鼓励学校要“继承春霖遗志,为国家培养人才”。
抗战胜利后,春霖中学经多方努力,于1946 年9月由四川铜梁县迁往安徽省芜湖市大砻坊(时含山县系芜湖管辖),教学移转安徽省教育厅立案,按期招生开学上课。此度办学,为民联的议事起到了一定的掩护作用。1943年8月,大家认为建立一个国民党民主派的组织来团结国民党内爱国民主分子参加民主运动的条件已经成熟,并于1945年10月28日在重庆上清寺特园正式成立“民联”,朱蕴山成为会议选出的中央临时干事会成员,后被推选为中央常务干事。
芜湖解放后,春霖中学昔日作为集聚国民党内民主人士的历史使命告一段落,董事会进行了改组,仍由李济深任董事长,朱蕴山任董事,并于1950年电告朱子帆(安徽民革负责人)兼任春霖中学校长,并全权处理校务。春霖中学在芜湖办学期间,办学理念仍沿用了当初职业学校的思路,加速推动芜湖现代工商业的发展。
朱蕴山四度办学的历程,为我们留下了追求真理、爱憎分明、立场坚定、不计个人得失的高尚品德和顾全大局、善于团结、艰苦奋斗、平易近人的优良作风,为当今我们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树立了典范。
(作者系民革六安市委会原专职副主委赵丰才)
|
|
|
|
|
版权所有: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六安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金蜘蛛网络
联系电话:0564-3933668 邮 箱:lamg3378#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 皖ICP备180211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