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详细信息
您现在所在位置: >> 信息正文
嵩寮崖下长衫客,侠义丹心永流存
2024/7/31 作者:管理员 浏览:1125 次

——读《朱蕴山传》

六安民革党员李珊珊

历史上的几页纸,短短的几句话,可能就是芸芸众生的的一辈子。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是岁月送给山河的礼物,躬耕万顷,造就沃野千里。他们是理想照耀前方的灯塔,划破黑暗,指引迷途船只。《朱蕴山传》从淘沙的历史长河中,沉淀出朱蕴山先生的一生,为我们揭开在水深火热的年代,民族觉醒中一颗星辰的耀眼。

在了解朱蕴山先生的不凡经历后,我仿佛看到了一个站在天地混沌之间,立于岩洞之下,右手持笔、左手握拳的长衫侠士,胸有丘壑,挥斥方遒。

我在翻阅《朱蕴山传》这本书之前,就在想,先生之事迹要从何说起呢,是幼时读书还是少时革命。然而,它开篇就向我诉说,朱蕴山先生的侠义风骨来自于其父朱纮的熏陶。

朱纮曾参加太平天国起义,失败后回乡避难。他把自己的满腔的救国热情寄托在朱蕴山身上,向他揭露清王朝腐败及暴露,总结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之教训,向其推荐进步书刊,启迪朱蕴山与时俱进。朱蕴山先生正是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中,塑造了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侠义之骨。

而我对先生有着侠士描绘的第一笔,来自于他少时反上撞师的“叛逆”经历。先生回忆起他少时读书生活时曾写到:吾生十四五,立志尚矜奇。读书观大义,心与游侠期。那时的先生已经从书本中看向世界,立志做一个侠士,为贫苦人民、弱势群体,打尽天下不平。而当时的中国仍奉行儒家学说传道式的教育,先生前卫的思想显得离经叛道。他在师从其姐夫宋仲恺时,因为荆轲正名,反对朱熹所著《通鉴纲目》中把为推翻秦朝暴政、慷慨捐死生的荆轲称之为“盗”,而忤逆宋仲恺,最后更是愤然退学。为荆轲鸣不平之举,其实就是先生对封建皇权、对腐儒暴政的不平,亦展现先生侠义之风。自此,先生少年叛逆就与侠义之士不墨守成规的形象在我心中有了重影。

先生之“侠义”不止是言语仗义,更付诸实践。1911年,朱蕴山先生返乡兴教,在其父亲曾面壁苦读的嵩寮崖寺石洞,将佛堂变做读书堂,建立了嵩寮学校,开民智、植人才、惠家乡。1915年,袁世凯称帝叫喊声甚嚣尘上。紧要关头,朱蕴山先生挺身而出,卖田筹款,秘密组织武装起义,反对称帝复辟。这些举动,无不彰显先生慷慨侠义之气。

梁启超先生曾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侠之小者,为友为邻。而朱蕴山先生既有大者之风范,亦怀小者之温情。因反袁起义事泄,倪嗣冲电令缉拿朱蕴山先生等人。朱蕴山为了掩护同志,将拿到的两张出入证让与段瑞兰和沈子修,自己被捕入狱。先生在危难之际舍己救人的侠义之心让人敬重。他在面对人生的起承转合、革命的步履维艰时,一俯一仰之间,傲侠士之骨,驰侠士之风,运侠士之气,怀侠士之心。

回溯过去,是为了现在,更是为了展望未来。书本的厚重和历史的沉重都让我明白,滋养我们脚下土地的,从不是天降的运气,而是一代代人的筚路蓝缕与前赴后继。先生大义在前,我们民革党员瞻仰前辈之风采,赓续侠义之篇章,如同先生一样,以侠之大者风范,守护新时代新征程的新希望。我们感受到,先生之侠义透过民众的眼睛,穿过历史的隧道,氤氲书本的墨迹,如同燃烧不熄的精神火炬般,代代接续,照亮中国未来发展之路。

是啊!正是受同先生一样的侠义之士的庇护,如今的我们才能自由生长在这片强大的土地。而望我们能同先生一样,在又一个时代的钟声里,做侠士,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成为护民生福祉的千千万万,让嵩寮崖侠士不在历史中孤单。


 
 

版权所有: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六安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金蜘蛛网络

联系电话:0564-3933668 邮 箱:lamg3378#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 皖ICP备180211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