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
随着城市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加强和改善城市管理,保障城市健康运行就逐渐成为市委、市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加快城市管理工作,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对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品质,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城市管理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缺乏介层设计,城管执法管理体制不统一,职责范围不清,执法行为不规范,经费保障不力,城市文化发展不平衡,缺乏特色,城市文化功能弱化,文化实施建设不完善,群众参与度不高。因此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已迫在眉婕。
1.执法体制不够顺畅。存在重建轻管现象,从执法队伍上看,执法下沉不到位,基层执法力量严重不足,派驻执法与地方政府出现“两张皮”现象,层级关系不明晰。
2.执法机制尚不健全。城市管理执法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衔接不够,配合不足问题依然存在,联合执法的信息共享平台、后续反馈机制和联动惩戒机制尚有缺失。
3.执法保障不完备。经费保障不足,特别是基层社区创建经费严重不足,很多依靠共建单位赞助;公安司法保障不够,与司法衔接不到位。基层执法人员工作待遇保障不力,人员编制、薪酬待遇、职务晋升缺乏相应的保障,影响了城市管理队伍建设。
4.城市文化内涵不高。城市文化发展极不平衡、不充分,特别是主题公园文化缺少特色,各级缺少规划指导,缺少合理科学布局,对古建筑文化保护措施不到位,古文化挖掘发展缺乏思路和措施。弘扬传统优秀文化还缺少手段,市民文化文明素质不高,自觉传承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意识不强。
面临目前我市城市管理工作的困难和问题,改进城市管理工作应该提上日程,我们建议:
1.理顺管理体制。进一步推进市、县区两级城市管理部门大改革,整治市政公用、市容环卫、园林绿化、住建、环保、工商、交通、水务、食品药品监管、城市管理执法等部门权限,明晰市城管局具体职责权限,完成行政处罚权集中和相关权力划转。
2.权力重心下移。市城管局要做到权力不放,重心不移,改善“大城管”格局,由派驻执法改为授权执法,将执法队伍下移到区城管局,从机制、人员、经费、管理等方面,再下放到街道(乡镇),真正实现城市管理网格化、属地化。
3.建立科学机制。市区执法局要建立一系列科学高效的工作运转机制,如目标管理、问题巡查、督查考核、交办机制、综合评价、责任追究等机制。并结合实际,借鉴其他地区先进城市管理经验,把好的做法融入到城市管理工作之中。
4.发展城市文化。要大力发展城市文化,提高主题文化公园品位,传承传统优秀文化 、挖掘古文化和古建筑开发力度,办好道德讲堂,讲好六安故事,树好道德标准,提高市民素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近一步创新社区文化和企业文化,推进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基层文化基础设施,丰富文化乐园、文化大舞台等民间活动,加强车站文明建设及车站周边文明环境整治。增强城市的美誉度和文化的辐射力,打造城市文化名片。
5.完善保障机制。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建议对城市管理工作进行立法,促进城市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明晰城市管理执法范围和执法程序,保障经费投入,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实效,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谭金玉)
|
|
|
|
|
版权所有: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六安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金蜘蛛网络
联系电话:0564-3933668 邮 箱:lamg3378#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 皖ICP备180211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