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
“家电下乡”是国家商务局、财政部牵头实行的一项支农惠农工作,对拉动内需、扩大乡村消费、加快乡村消费晋级和改善乡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家电下乡工作自2009年底开展以来已有近两年时间,为了切实了解该项工作的具体开展情况,民革六安市委会于2010年10月27日、28日分别前往金安区商务局和六安市鸿达电器专营店进行专项调研。通过调研了解到,截至2010年10月底,该区备案网点205家,覆盖全区17个乡镇,空销售家电下乡产品10万多台,实现销售额2.3亿,财政补贴到位资金2700万元。综合评比名列全市前茅。从调查情况看,“家电下乡”政策整体落实较好,推进顺利,但也暴露出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家电下乡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
为确保家电下乡政策的全面贯彻落实,实施以来,该区重点做了以下三项工作:
1.成立组织,制定方案。自工作开展之初,该区就成立了家电下乡工作领导组,由区政府分管区长亲任组长,领导子下设办公室,同时结合该区实际认真制定了《金安区家电下乡工作实施方案》,并于工作启动之初对销售网点工作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发放《家电下乡政策解答》宣传手册,使销售网点工作人员熟悉相关政策和业务流程,保证了该区家电下乡工作的顺利开展。
2.广泛宣传,政策入心。为确保家电下乡这项惠民利民政策落到实处,收到成效,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动员,精心组织。一方面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对家电下乡的重要意义、补贴原则、补贴内容、补贴方法、补贴标准等开展集中的宣传报道;另一方面督促中标企业和销售网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通过多角度、多方位的宣传,增强农民群众对家电下乡政策的知晓率,增强农民群众购买家电的积极性。
3.加强监管,确保秩序。一是严把销售网点的审核;二是每月对销售网点进行一次督查,抽查面不低于10%,对不够规范的网点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到位,有违规违纪的网点,严厉打击直至取消资格,年终对取得优秀网点进行表彰。
二、“家电下乡”工作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网点管理有待加强。主要表现在:一是网点的管理职能分属多家,只有多部门联合管理,才能实现网点的规范运作,而目前非家电下乡指定店经营家电下乡产品比比皆是,部门间没能密切配合、齐抓共管是导致其行为的主要原因。二是没有完整的、行之有效的家电下乡销售企业、销售网点监督管理办法,造成工作中管理手段弱化,执行力不强。
2.补贴环节缺乏科学的管理链。主要表现在:一是因为产品标识是最主要的补贴依据,致使市场上有非法倒卖标识的行为,同时也有个别商家把不符合补贴条件顾客的产品标识留存,通过产品标识骗取补贴。二是商家为了最高限度套取补贴,最低标准地缴纳税金,往往采取高于(或低于)销售额开具销售发票,实现利益最大化。三是由于销售网点凭户口簿复印件等其他资料即可领取补贴,而户口簿编号不唯一,致使一户多售无法控制,单靠业务人员审核,很难发现。
3.家电下乡中标产品低档化。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不少农民在选择家电时倾向中高档产品,而家电下乡中标产品普遍抵挡,这就限制了农民的选择范围,也影响了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三、对策与建议
1.进一步明确中标企业的责任,激发中标企业对所属网点管理的主动性,从而实现加强网点的监管力度。
2.加强部门协作,财政、商务要加强与公安、工商、税务、质检等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及时研究和解决家电下乡工作出现的各类问题,力求共同应对、妥善解决。
3.进一步完善操作流程,使链条的那个价紧密,让不法分子无空可钻,遏制骗补行为的出现。
|
|
|
|
|
版权所有: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六安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金蜘蛛网络
联系电话:0564-3933668 邮 箱:lamg3378#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 皖ICP备180211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