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
母亲原是民革基层支部的一名主委,也是默默耕耘在人防战线上的一名战士。几十年来,在中共党组织的领导下,在民革组织的关心和帮助下,她不忘初心,勤勉尽责、爱岗敬业,全心全力服务党员,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挑起了工作和家庭的双重职责,在平凡的岗位上用朴实无华的行动书写了新时代一名民革党员不平凡的故事。
凝心聚力建强组织显作为。为做好新时代的基层组织工作,作为支部主委的母亲,努力把支部营造成和谐融洽而又充满活力的党员之家,不断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归属感和责任感。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她把支部党员视作兄弟姐妹,把关心党员情感冷暖作为联系团结党员的抓手,积极主动并深入了解党员的工作、生活、家庭和情感等情况,时常谈话谈心嘘寒问暖,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让每位党员都能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互敬互爱、互帮互助,让支部充满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支部刚分设的时候,党员人心不齐,母亲就带领支部班子成员,多次到党员家里看望慰问他们,原本对于组织活动不积极的党员在她的感染下,反而变成了积极分子,从参政议政到当志愿者,不管支部什么活动,都能克服困难积极参加,从不缺席。曾经还有一名支部党员家庭矛盾重重,母亲多次上门苦口婆心的劝说双方,让两人打开心结,最终冰释前嫌,保全了一个完整的家 。她常说到,“我想当一块吸铁石,用我自己的努力,让党员们都紧紧的团结在民革组织的周围,大家互帮互助,互敬互爱。当党员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希望他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我们民革组织,让民革组织成为大家最信赖的靠山”。母亲在支部工作中,不仅这样真诚的关怀着每一名党员,更是与时俱进、创新方法,不断探索支部建设新模式,抓住民革全国示范支部创建活动和“组织建设年”的契机,创建示范支部并顺利通过验收,被民革中央评为全国首批示范支部。在她的无私奉献下,支部年年被评选为先进支部,近年来还先后与中共基层党支部、民革南京、阜阳等支部结为友好支部,并率先在社区建成“党员之家”,成为了民革基层组织与社区共建的典范。
无私奉献服务社会显担当。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我的爷爷生病住院、奶奶长年卧床不起,还有家人需要经常到北京治疗,家庭的经济和心理负担都十分沉重,但再大的困难也没有阻挡母亲舍小家顾大局的步伐。她经常是白天在单位上班,下班后回家看望奶奶,然后去医院陪爷爷,利用节假日去北京陪护家人,有时夜里坐车赶到北京,第二天夜里再返回,3年来,千里之遥的北京—六安往返20余次。因此常常是缝隙中挤出时间做好党派工作,加班加点熬夜是家常便饭,虽然辛苦,她却无怨无悔,依然将更多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民革事业中。在创建全国首批示范支部的时候,为了抽出更多时间做好支部创建工作,她就一边在医院病床边照看爷爷,一边整理资料,为了把资料做的更充分更扎实,最后关键时刻,更是待在办公室工作了三天三夜没有回家,正是在她的辛劳付出下,创建示范支部才得以顺利通过验收。在抗击疫情的斗争中,母亲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带领支部党员捐款捐物40多万元,联系海外爱心人士捐款捐物价值10多万元;在民革组织的帮助下,联系党员,第一个向武汉市捐赠价值14万元的线上学习账号1万个;通过支部党员牵线连夜生产3000个口罩,冒着风寒,第一时间送到共建社区。
提升本领双岗建功显才干。母亲多年从事人防财务和执法工作,理论扎实、业务娴熟、乐于专研,在《现代经济》和《安徽人防》等刊物上发表多篇人防财务方面的研究论文,并被评选为市审计委员会理事、预算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政府采购特邀监察员等,更是多次被评为省市财务系统的先进个人。同时,她始终坚持以强烈的荣誉感和高度的责任感认真参与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等工作。近3年来,共提交市政协大会发言7篇、提案建议13篇、调研报告3篇、社情民意8篇,征文6篇,其中1篇书面发言被省政协和省委统战部采用,2篇书面发言得到市长的亲自批示督办,11篇提案建议和2篇调研报告受到了市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并已被采纳,2篇被选为优秀提案纳入市政协建言献策汇编中,2篇征文获奖。还有多篇执笔的宣传报道被中央、省、市民革网站及团结报、团结网选登。
本故而基实,根深叶自茂。多年来,母亲始终把做一名称职的民革基层支部主委当作自己的一份事业,用工作业绩、参政议政成绩和服务社会的实绩展示了民革基层党员的良好形象。如今母亲虽已不再担任支部主委,但她始终热心参与支部的各项活动,还在积极发挥余热,被人们称为热心的“马大姐”。
而作为一名民革组织的新成员,我不仅要学习母亲默默付出、甘于奉献的精神,更应在民革这个团结友爱的大家庭里,更深入的学习和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忘初心本色,像母亲一样,用最美的人生芳华,书写新时代民革党员的风采。
市直二支部 潘攀
2021年8月13日
|
|
|
|
|
版权所有: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六安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金蜘蛛网络
联系电话:0564-3933668 邮 箱:lamg3378#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 皖ICP备180211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