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支部生活
搜索域:
关键词:
支部生活
您现在所在位置:支部生活 >> 信息正文
难忘的纪念
2022/1/4 作者:管理员 浏览:4926 次

  一夜突然而至的大雨,小城被浇灌的不再平静。5月13日,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消息让六安陷入了意外的困境。前一天,六安民革党员之家还灯火通明,为筹备庆祝建党百年纪念,原创的舞台剧正在排练、合唱团的歌声铿锵激荡……就是这样的戛然而止,按下了这座城市的暂停键。

  直面突如其来严峻的抗疫,没有人退缩,奋斗在各行各业的六安民革党员们迅速投身抗疫工作,释放点滴能量、汇聚民革力量。以“疫情不退我不退”的坚定决心与防疫工作者们共同构筑起守护家乡的坚固长城。

心手相连渡难关

  5月26日,一辆满载着20万元抗疫物资的运输车分赴六安四个街道社区,民革安徽省委副主委、民革六安市委主委王安义,民革六安市委专职副主委赵丰才冒雨带队,将这批急需物资送到了社区工作者的手中。

  “你们送来的是爱心,更是信心!”,在金马社区,接到这批物资的社区书记江开山感慨地说道。金马社区是与六安民革市直二支部结对共建的社区,二支部民革党员之家就落户在此,结队共建的三年多来,二支部与金马社区结下了深厚友谊,为支援金马社区全力抗疫,二支部迅速行动、齐心协力,支部主委李斐第一时间组建支部“抗疫先锋队”,开展志愿服务,党员们积极响应,“抗疫先锋队”由最初的4人迅速发展至13人;支部副主委王功,组织所在律师事务所职工支援社区志愿者队伍,协调律所向社区捐赠防疫生活物品;支部委员何晓琪自己住所被实行了封闭管理,但仍心系社区,出资捐赠了400套一次性防护服、300瓶消毒液和500只一次性手套……

  六安民革的各支部都在纷纷行动,市直三支部组织赴人民路社区、市直四支部赴金裕社区、金安区支部赴南平苑社区、裕安支部赴振兴社区分别开展了捐赠活动……一批又一批急需的抗疫防护物资陆续被送到了社区抗疫工作者的手中。

志愿服务暖人心

     “您好,请接受体温检测、回家要记得先洗手啊……”,这是每天值守在被封闭小区的民革志愿者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在民革志愿者队伍中,有一对上阵“母子兵”,潘莹和潘攀同是民革党员,也是一对母子,自疫情以来,母子二人共同投身抗疫志愿服务之中,分值白班、晚班,无一日落下。潘莹是市直二支部原主委,是出了名的热心人,也是二支部党员口中“最可爱的人”,虽已退休,她却仍同年轻志愿者们一样全情投入、耐心细致、精神饱满,一点也看不出她已披星戴月在社区连续奋战了多日。在母亲的影响下,“90后”的潘攀在脚伤未愈的情况下毅然加入了志愿服务的队伍,一次次为被隔离居民购买生活物品,一趟趟往返于物业和各居民楼之间取送快递,最多的一天,他来回取送了近50件快递包裹。

  伴随着疫情的持续,志愿者紧缺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很多党员白天忙于本职工作没有时间,就在晚上下班后赶到社区,脱下工作服,穿上“志愿红”。核酸检测人多队长,需要维持秩序的时候有他们的身影,被隔离居民需要帮助的时候也有他们的身影,他们哪里有困难心往哪里想、哪里有需要就到哪里去。“多一个人,就多了一份力量,多做一些,就多了一份希望”这是他们口中说得,更是他们正在做得。

坚守岗位打硬仗

  刘贵珍是一名民革的新党员,也是六安市人民医院的检验师。因工作原因5月12日她正在珠海参加会议,5月13日六安疫情的消息让身在异乡的她坐立难安,随即订下了14日返回六安的机票,因飞机延误,当天晚上23点30分回到六安的她只休息了半个小时就紧急进入医院核酸实验室,连续工作数小时后,又投入到第二天的日常工作之中。自疫情以来,她所在的科室实行24小时轮班制,仪器不停、人员不断,短短数日三轮检测,她一个人完成了逾万余例核酸检验。田兴翠是六安市中医院骨伤四科的护士长,疫情发生后她第一时间主动请缨去院发热门诊,在这场战役的最前沿,她无惧无畏,坚持每日在岗,每天工作都超过12小时。党员中的人民教师也在积极行动,马原林老师连夜编辑网络课程,为隔离在家的学生进行网络授课,杜琳琳老师在线教学最多的时候一天高达16个课时,为了不让被隔离的学生们落下一节课,他们坚持着高强度的教学任务,在另一条战线上进行着顽强的抗疫。

  党员谭金玉的工作单位,疫情发生后被作为了集中隔离点。隔离点任务繁忙、压力和危险并重,生病的老母亲怕女儿挂念影响工作,十多天来只打了两通电话,发了一条微信:“妈妈能照顾自己,你安心工作,保护自己,等你回家!”。“母亲没有太多的话,但我清楚她的担心,这里被隔离人员的家人,何尝不是更担心呢?”带着这样的信念,谭金玉有序安置一个个被送来的密接隔离人员,细心为他们解决一件又一件件疑难琐事,坚定无畏地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6月4日,这座小城终于迎来了“六安清零”、“六安‘零’好”的好消息,在这场六安战“疫”的斗争中,六安民革的党员们不言苦累、不畏艰难、不惧风险,用点滴行动汇聚磅礴力量,用实际行动为党的百年生日献礼,书写着新时代属于民革党员的那一份责任与担当。(六安民革 王静)

 
 

版权所有: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六安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金蜘蛛网络

联系电话:0564-3933668 邮 箱:lamg3378#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 皖ICP备18021197号-1